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要闻 > > 
你有多久没有看到满天的繁星——开化的暗夜公园为什么让我们心生震撼 天天新资讯
来源: 杭州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08 12:18:54

不久前,深圳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西涌社区挂牌中国首个国际暗夜社区。那里三面环山一面向海,山体对城市光污染起到了很好的遮挡效果,加上拥有深圳最长的沙滩以及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,森林覆盖率达90%,有人说“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萤火虫都越来越多”。

对浙江人来说,在衢州开化,就有一个暗夜公园,站上山顶,用手机就能拍下璀璨的星河。美景也引发网友热议:现在看星星已经这么难了吗?黑夜也需要我们保护?


(资料图)

暗夜星空亟须保护

抬头看看,你有多久没见到布满星星的夜空了?

有这样一个故事:1994年1月17日凌晨,美国洛杉矶发生6.7级地震,城市电力系统瘫痪,夜里漆黑一片。逃出建筑物的人们发现,空中有巨大的“银色光晕”,有人惊呼:“天哪!那是什么?”其实,那是银河。

有人说,多久没见过星空,才会对这一再寻常不过的自然现象,如此陌生?

的确,在历史上,星空很常见。旅途中的杜甫深夜抒怀,“星垂平野阔,月涌大江流。”多情的李商隐对夜咏叹,“云母屏风烛影深,长河渐落晓星沉。”在李白的《夜宿山寺》中,我们更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“危楼高百尺,手可摘星辰”的意境。

试想一下,如果城市上空再也看不到辽阔的星河,我们的下一代再难和这些美丽的诗句共鸣,那该多遗憾。

暗夜和星空需要保护,可能是很多人没想到的。当人类发明电灯,把城乡的夜晚照耀得如同白昼时,我们为科技带来的便利而欣喜,殊不知,星空也在逐渐消失。如今的城市高楼大厦早已远不止“百尺”,却难再见“手可摘星辰”的美景。

元凶是光污染。上世纪30年代,国际天文界提出光污染的概念。科学研究表明,光污染侵害地球生态系统平衡,会对生物的生命周期产生不良影响,使人类患癌率上升,同时影响天文观测。

据有关数据显示,全球光污染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,地球上83%的人生活在光污染的天空下,三分之一的人口已看不到夜空中明亮的银河。

早在2007年4月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、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等机构在首届世界“星光大会”上,就指出了暗夜星空保护的意义——

它是人类共同的、普遍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和遗产,是生态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;全球需重视应对日益严重的光污染,使各类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夜间环境得以维系,使人类世世代代能够观测和享受星空的魅力。

12下一页全文阅读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

观点